五月中時剛開始居家隔離時,因緣際會主動跟朋友提起換書這件事,又拉了幾個人說明情況後,一一寄送出去讓書櫃開始空了幾塊,看著有點彆扭。
畢竟我開始自己賺錢之後每個月都會買些書,很早這個書櫃就不夠放了,整理整理掛上二手書販賣網站也清掉不少,除了在免廢社團送掉了一些二手書網站不要的小說外,這一年多來開始拿去家旁邊的閱覽室捐掉。但書櫃依舊很滿,直直地排了前後兩排、跟隔板之間的空隙橫躺著一些,我的書原本過的很憋屈,有點台北人。
將包好的書陸陸續續寄給幾位朋友,又陸陸續續收到寄來的書。我在翻的時候總覺得,從書的上面能看到一部份的誰,大概是我印象中的、想像中的那部份的朋友,可能上面也有一部份我所不知道的他們。
其中收到幾本心靈成長書。
我寄出去的基本不包含這類書,主要是我基本不太買,前幾年我看過一個數據,寫說哪類人較容易購買哪類的書,其他的我忘了,只記得上面說買心靈成長類大多是剛畢業的新鮮人,其次是大學生,因為這兩類人最彷徨無定、內心空虛。我也忘了是為什麼需要記得這麼久,但一直記著就是心靈空虛的人才需要這類書。大概內心有個聲音一直告誡著自己,你不不能當空虛的人。
我很喜歡假設自己是個很成熟的人。
完整。應該這樣講,完整才是我所憧憬的,一直沒有對誰說過,我對自己下的定義是情緒化、自私和虛偽。我依然喜歡自己,雖然替自己下這麼多嚴苛的評語,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自己。但無法解釋的情緒幾乎沒有著力點,因為我不願意承認的情緒沒辦法落腳,這些東西偶爾會重擊胸中某一塊角落,其實很像不定期將我整個人擊垮的關機鍵。
雖然自己不是會看心靈成長類型書的人,但既然收到就基本都還是看完了,前面收到的大多是正面勵志類型,小故事加上一些道理。還不錯看,很久不看這類書,感覺很像某種類型的綜藝節目喜歡播映的一些名人金句,大致都簡單易讀、道理通俗,很快能看完一本。
想著之後應該會多看看這類的書,轉換一下心情也能輕鬆一下,只是我沒想到今天收到的這本會讓我哭到不行。早上去收包裹,拿到朋友寄給我的書,其中一本是《過度努力》。
《過度努力》是一位很有名的斜槓到不行的諮商心理師周慕姿寫的,因為他擔任主唱的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,還有紅遍網路的情緒勒索。後來情緒勒索這個詞幾乎解釋了每一個關係中的傷害,在我身邊的朋友有部份經由這個狀態的體認,也終於稍微解放了一些在親子關係中被予取予求的受害者。
他在《過度努力》裡面寫了一些過去的病例,以對話、第一人稱敘述「我」這個諮商師擔任觀察者,講出每個人家庭裡一些故事。不知道為什麼,通常以這樣子開展的故事會把自己帶入那個「我」。但這次卻在那些碎裂中看見自己,每個故事中都有一小碎裂塊。
例如,過度碎裂的上一代婚姻關係,始終害怕自己不夠好的人。
例如,再怎麼努力融入,都覺得自己像個外人的老二。
例如,被暴躁的父親支配了一輩子的醫生兒子,始終擺脫不掉這塊陰影的跟著長成暴躁討人厭的樣子。
看到最後像是心裡的某個部份的自己被挖開來,藏了這麼久終於被發現的樣子。這麼多年以來都努力自我矯正的進度逕行彎繞回去,終於接住了那個無法著陸的情緒。自我矯正的能力也是需要通過後天的努力不斷習得的,實際上一個人的思維和行為能否主動或被動地得到一些糾正,完全取決於了身邊有沒有樣的環境,能激發起人的主動性或是能多被引導。
在《走出孤獨》中有樣一段話「生理缺陷、被寵壞和被忽視,是導致錯誤人生意義的三大原因。在這些情況下長大的孩子看待問題的方式往往也是錯誤的。如果沒有得到幫助,他們很難自我矯正,需要有人幫助他們選擇較好的人生意義。」
這本《過度努力》沒有給你解決辦法,不是那種自我練習的意義書。我看完感覺這本書可能像某一種地圖,會帶你發掘忘記的或刻意落下的傷痛的那種地圖。
並在最後帶著認知的自己,去做人生的選擇。
在人生裡,我們都會有自己的選擇,也會有自己呈現的樣子;
不論是什麼樣子,都是我們自己的樣子。
看著自己一路走來很努力的過程,都值得我們給自己一個肯定,都值得讓一直往前衝的我們,回過頭來,對已經很努力的自己說:嘿,一路走來,你辛苦了。
只要你願意,你可以為了自己努力。
不過,你再也不需要用努力證明自己,
因為你的存在就是無可替代的價值。(--摘自《過度努力》page.330)
*下面是我看《超普通心理學》的一些筆記
社會認知論的提出者是心理學家班杜拉(Albert Bandura),他指出人的行為不但受個人控制,亦受環境和外在社會因素影響,即「相互決定論」。他提出個人自我效能(Self-efficacy)的高低會影響他適應生活及克服障礙的能力,而根據社會學習理論 (Social Learning Theory),個人的觀察學習能力亦對性格形成和發展有所影響。
以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為首的人本主義(Humanistic)認為個人有五種天生的需求層次,而滿足這些需求的行為就是從學習得來的。人格受先天、後天學習、遺傳等各種因素互相影響。
社會再現理論的概念是由法國的社會心理學家 Serge Moscovici 於 1961 年所提出,在 1960 年代及 1980 年代,法國心理學家 Herzlich 和 Jodelet 已陸續採用了此理論進行心理與疾病相關的實證研究。
是指於日常生活中,經社會溝通所產生出的「共同意識」,進一步轉變為「共識性知識」,這套共識最後成為生活於這個社會下,群體内部成員所共享的常識。而這套具有社會共識性的知識體系,主要源自於人們的經驗基礎,亦源自於人們經傳统、教育和社會相互交流後,所接收和傳遞的信息、知識與思維模式。換言之,社會再現是「公眾」為了達到溝通與能夠正常交互行為而產生,透過「個體」於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及行為、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交流,一同建構出的一套社會共識。
自 1960 年代由法國心理學家 Moscovici 提出至今,時至今日,在法國、德國及西班牙有許多將社會再現理論運用於其他領域的研究,甚至連結到文化心理學、社會相關聯之心理學,亦即已從純心理學延伸至其他社會科學的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