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短片電影《少年阿堯》我想講的

    

     一個人要平安長大需要多少幸運?

    電影太短了,25分鐘濃縮起來的日常太過日常,台詞不多沈默的部份很多,陳以文飾演的爸爸大多時候看起來沒有脾氣,遇到難堪的場景也是賠小心最多安靜不語,父子之間的交流與妥協也非常自然,聽說演兒子的演員是第一次演戲,看完感覺台灣的電影未來可期。

    「養不起為什麼要生」這種憤怒從電影開頭就堆積在胸口,所有兒子得面臨的窘境、所有爸爸的糟糕處,我想著爸爸是一個自私、弱小和極度令人遺憾的存在,忍不住將所有糟糕的形容詞堆疊上去,在黑暗的電影院中一個人發著脾氣。但最後這種憤怒潰堤的不成樣子,因為內心很空,無處著力的憤怒帶來一些羞愧,某些情節總不小心帶入自己的回憶,看著電影像坐在裡面看著自己的無奈一樣。結尾畫面站在很遙遠的地方,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導演拍出自己的故事的緣故,事故畫面遠遠的、像是可怕的現實記憶一直存在原處,無法前去觸摸,卻也一直停留在原地看著那一幕。

    而畫面始終像是跟著看著這場惡夢的人的呼吸微微晃動。

    用遠的、近的鏡頭,簡單的方式講一個看起來普通到心虛的故事,因為演員深具情感而深厚的演出而成為一個充滿血肉、活生生上演在某個角落裡的存在。

    忘記是誰跟我說過,以台灣的環境來說,做吃的只要不要太誇張難吃,基本上都不會缺乏現金,除非去做了什麼超出能力範圍以外的投資。也許輕鬆講出這個論點的人,是個幸運的不必背負太多的人,更或許在畫面之外,關於電影有更多能猜測的。

    電影裡實際出現的場景不多,其中一個囊括最多父子之間成份的演出就在小吃店,是一個算不上好、又不會太差的家境,陳以文演的爸爸也是算不上好又有點糟糕,但不能說完全糟糕的人。而故事就發生在這些,算不上好,但總結的總結後,又不算真的糟糕到不行的日子。

    但這些微小的裂縫堆積起來的城牆,也可能會因爲在最後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而倒塌。

    這就是這樣一個故事。

   我看過的短片總是在影展投放,很少看到院線上映短片,《少年阿堯》讓人看到短片的實力,讓人很投入在電影裡,結束的也很有力量。